【南區/直資中學/資助中學/官立中學/中學】家長如何為升中子女揀選合適學校,不少人都感到相當煩惱。有見及此,TOPick就推出18區中學巡禮,為大家分析全港18區中學,包括辦學理念、學校特色、學術或體藝專長、收生要求、開班數目等。今期介紹南區,該區共有間12官津中學,以及2間直資中學,當中熱門的英中有嘉諾撒聖心書院及聖公會呂明才中學。而直資中學聖士提反書院及港大同學會書院都是家長的熱門之選。
最新影片:
【點擊校名,入TOPSchool搜尋器睇學校詳細資料、專訪、最新動向】
嘉諾撒聖心書院(SHCC)是南區的傳統Band1英中。
嘉諾撒聖心書院(SHCC)是南區的傳統Band1英中,由香港天主教嘉諾撒仁愛修會創辦的津貼女子中學,學校擁有165年歷史,多年來培育出不少社會知名人士,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,大律師和前立法會議員陳淑莊、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,前港姐郭藹明、賭王千金何超蓮等,故又有「女強人搖籃」之稱。
學校有兩間直屬小學,分別是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及嘉諾撒聖心學校,可為直屬小學生最多保留85%的學位,因此自行分配學位方面競爭激烈。
學校提倡重視靈育發展的「全人教育」,以開放的學與教策略鼓勵學生培養自發的學習動機及創意表現。學校不只強調優良的成績,更重視學生心靈陶育、多元化興趣、共通能力及均衡的人格發展。
嘉諾撒聖心書院注重學生藝術發展涵養,校內各層佈滿不同學生的藝術習作,操場上也有學生繪畫的壁畫。校內亦設有舞蹈室及閱讀角,放置不同的課外閱讀刊物,供學生在小息時閱讀。
延伸閱讀:【開心速遞】葉蒨文於嘉諾撒聖心書院畢業 與陳方安生郭藹明何家千金是校友
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於1973年創立,著名校友有林永和醫生及時裝品牌IT CEO沈嘉偉,該校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,該校以基督精神辦學,致力培養學生成為領袖、追求卓越、關愛社群;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天賦與能力,讓學生的個人質素得以提升。
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與校外機構協辦英語學習日營。另設有中一迎新日及暑期銜接班,內容關於英語學習、自我管理、體育、輔導、訓導、課外活動和信仰培育工作坊。此外,該校舉辦英文基礎鞏固課程,按學科測驗成績,基礎較弱的同學會被編排至以上相關科目基礎鞏固課程。
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採取多元化的教學策略,照顧學生個別差異。透過按能力分班及小班教學,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。以抽離方式為資優學生提供由學校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、大學舉辦的課程。設有學業提升班輔助學習能力稍遜之學生。
延伸閱讀:家庭治療師|名醫林永和治療街坊身心靈逾30載 教5招磨合夫妻相處:因困難而成長
港大同學會書院與東區的直資小學港大同學會小學一條龍,以中小學12年課程為框架。學校重視探究與解難的學習策略,透過多元化教學,激發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探索精神。同時,設有稱為「DEAR」(Drop Everything And Read)的閱讀課,鼓勵學生中英文廣泛閱讀,並為學生提供70多種延展教學活動。
港大同學會書院扣除預留給港大同學會小學一條龍的學額後,每年約招收50至60名外校生。中一至中六學費由$44,000至$46,600不等。
學校的教學語言為英語,初中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,高中中文科及中國歷史科以粵語授課。
港大同學會書院重視全方位學習,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,促進學生全人發展。學生可透過不同的體育、藝術、社區服務、領導培訓、冒險探索活動及內地與國外交流,比賽和表演機會等等,找到他們的興趣,發展新的才能,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,並對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,以面對不斷轉變的社會。本校亦著重透過全方位學習,提升學生幸福感及抗壓能力。
位於香港南區直資寄宿男女中學——聖士提反書院(St. Stephen's College,SSC),創校逾120年,以全港最大校舍和寄宿體驗聞名,每年吸引逾千人報讀,爭奪80至100個校外收生學額。
香港傳統名校聖士提反書院位於赤柱,於1903年創校,校舍面積逾15萬平方米,佔地約40公頃,提供DSE及IB雙軌課程,多年來誕生不少公開試狀元。校方重視學生的社交協作和自理能力,故特別設有宿舍,屬香港少有的寄宿學校,為學生提供嘗試獨立生活的經驗,以及為未來有機會海外升學的生活做好準備。
該校多年來推動發展學生多元智能及全人教育,校園設施和建築不斷修建。去年全新綜合教學大樓落成,內有新禮堂、黑盒劇場、真草運動場及健身室等新設施,讓學生發揮創意潛能,並加強音樂、藝術、戲劇及體育方面發展。
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,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英語能力,馬校長分享,學校有不同國籍的同學,讓校園充滿兩文三語的氛圍,同學們以各自的母語溝通,從而加強了彼此的兩文三語能力。
延伸閱讀:升中面試︱聖士提反書院面試重視3方面 新任校長貼士:盼學生互相學習懂自處
延伸閱讀:聲夢學霸︱聲夢小花任暟晴畢業港島IB名校 獲3間大學取錄最終選讀中大神科
【點擊校名,入TOPSchool搜尋器睇學校詳細資料、專訪、最新動向】
坊間將不同的中學分為3個組別,分別是Band1中學、Band2中學及Band3中學。事實上,中學是不分Banding,只有學生分Banding。換言之,所謂的中學Banding,是取決於中學取錄哪個Banding學生人數佔比,即取錄較多Band1學生,坊間稱為Band1中學;取錄較多Band2學生,坊間則稱為Band2中學,如此類推。
教育局會按照按呈分試及編班試,將小六的學生分為3個Banding,為學生報考中學及中學取錄學生提供依據。根據現行的機制,學生需要在小五下學期、小六上學期及小六下學期,總共要考三次呈分試,教育局的升中派位電腦系統會將3次呈分試成績標準化,再根據學校「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」(Pre-S1)的抽樣平均成績作參考,最後整理出全港學生的成績次第(Rank Order)(RO成績),由高至低排列平均分為Band 1、Band 2和Band 3學生。
更多選校攻略:
最新全港中學排名2025|全港TOP100中學排名+18區中學頭5位 最齊學校資訊/面試拆解/校長專訪
DSE狀元中學2025︱最新DSE狀元學校名單新增兩間中學首誕狀元 邊間中學誕生最多狀元?
中一選校面試2025|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最強選校面試天書 名校校長親授貼士+專家教面試技巧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