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規劃
培育幼兒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;並有良好生活習慣,讓他們養成健康的體魄。 培育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精神,樂於探索;學習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
學習 / 教學模式及活動
課堂模式以生活化的學習主題,貫通六個學習範疇的內容,包括「體能與健康」、「語文」、「幼兒數學」、「大自然與生活」、「個人與群體」和「藝術與創意」,為幼兒提供綜合而整全的學習經歷。 透過主題設計綜合學習活動,讓幼兒把所學與生活作連繫。 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,運用豐富、安全、合適的環境佈置及教具,引發幼兒學習興趣。
兒童學習經驗評估
老師透過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,以持續性評估的方式,觀察及記錄幼兒在不同發展範疇的學習表現,並將資料整理及進行客觀分析,結集成兒童學習歷程檔案。檔案內的資料可反映幼兒的學習進展,讓老師及家長了解幼兒的發展進程,從而在日後為幼兒提供更適合的協助及支援。
對學生支援
日常教學中,老師會利用小組學習時段,觀察及了解班中不同幼兒的學習表現,並設計多元化的活動以配合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及能力,為幼兒提供適切的幫助,照顧幼兒之間學習上的差異。 另外,每年學校均舉行不同的活動以協助幼兒順利適應各階段的成長,如:幼兒班新生日、幼兒班適應週、高班參觀小學、幼小銜接活動等。
其他家長活動 / 聯繫
本校深信透過家長與學校合作,能增強家校間的溝通與信任,而成為家長義工正正是一個家長與學校直接接觸的方式,互相了解之餘亦共同輔助學生克服各項挑戰,締造一個讓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。家長義工能透過不同的途徑支援學校,照顧學生。